
健身未必要去健身房
很多减肥人士都对“不劳无获”这个成语的意思体会很深。的确,没有千辛万苦的锻炼,就不会换来苗条的身材。这也是一些人每天都去健身房苦练的原因。
不过有人说健身房锻炼也许只是浪费时间,效果不能持久。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就持这一观点。现年48岁的斯通至今依旧拥有魔鬼般的身材和令人艳羡的年轻容貌,很多人认定那是因为她拥有私人健身教练和一套近乎残酷的健身日程安排的原因。但事实上,莎朗·斯通不晨跑,也很少练现在比较流行的“多面向肌张力技巧”(这种方式综合舞蹈、体操、游泳及太极的原理,让人在特制仪器上做出各种动作以锻炼肌肉并改善体格)。她不去健身房,但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以此燃烧多余脂肪,保持体形。她说:“我每天都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经常选择爬楼梯,而不坐电梯;停车的时候我会把车停到离商场稍远点的地方,这样我就会多走几步路。这样长时间保持的话,就没有必要去健身房做集中锻炼。”
日常综合运动正流行
莎朗·斯通的话听起来好像只是好莱坞影星常见的随口一说,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日常综合运动以科学为依据,已被《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同时列为2006年度最流行的健身趋势。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与美国运动医学院,依据燃烧脂肪的数量多少列出了日常运动排名表。此外,西蒙教授在《纽约周刊》上公开承认自己以前强调进行持续、持久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轻轻松松就能瘦身健体,不一定要搞得煞有介事,汗流浃背。能让你运动的任何事情,包括干家务或者做爱,都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
西蒙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等强度的锻炼能使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18~84%,同时死亡率会降低18~50%。在此基础上,西蒙出版了《轻松健身指南》这本书,以此来体现人体健康研究方面的新变化。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克拉斯·维斯特苔普博士同意西蒙的观点。他认为那些每天进行适当运动的人运动量是很大的,脂肪的燃烧量和运动量都远远高于那些在健身房进行的短时间的剧烈运动。维斯特苔普还说:“剧烈运动之后,人们往往需要更多的休息,要么再回到办公桌前坐下,要么回家躺到床上休息。他们觉得自己运动量够大了,不需要再活动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建议那些想要减肥健体的人,应该把看电视的时间用在散步、骑车等日常运动上,而且这些运动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是中老年人。
别把锻炼当作惩罚
最近几十年,汽车、电梯等现代化设施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们运动的匮乏——蜷在沙发上看电视,坐在电脑前冲浪,散步和骑车运动被抛在脑后,连家务也由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等代劳了。
基尔大学运动生理学博士约翰·巴克尔也是英国运动与训练科学联合会的发言人。他说:“上世纪50年代的人没有现在这些便利设施,他们平均每天要散步3~5英里。半个世纪以来,参与运动的人数没有明显上升,可那种温和持久的日常运动却消失了。”
西蒙教授认为我们应该运用“旧的、传统的运动方式”,把锻炼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惩罚”。
詹姆斯·莱文是美国明尼苏达州梅约诊所的教授,他在多次研究中统计出了常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些运动方式的热量消耗量,其中甚至包括打响指、跪下祈祷等。去年,他在一家科普杂志上声称连坐立不安的状态都能每天消耗350卡路里的热量,这样累计下来一年能减肥14~18公斤。莱文教授说这种运动方式的科学术语叫做“非运动生热”,能有效减肥,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合理饮食不可忽视
当然,这种全方位日常锻炼离不开健康合理的饮食。利兹城市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系讲师路易丝·萨顿说:“如果你每天摄取的食物量超过你身体所需,那么日常锻炼对瘦身和健康的作用都不会明显。如果每天减少热量的摄取,同时加大运动量,这样减肥肯定不成问题。”莎朗·斯通也算一个成功的例子,因为她“吃得很少,也不沾酒”。
伯明翰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中心主任阿斯克·朱肯卓普认为如果能保持积极的身体锻炼,采取哪种运动方式就变得无关紧要了,因为“任何有规律的定量锻炼长期下来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莱文教授采取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方式以便更好地锻炼身体:他把电脑工作台按照跑步机的原理进行了改造,这样他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在上面散步。他还劝说他的同事也如法炮制,因为“这种散步一年可望消除25公斤的脂肪”。同时他建议学校的管理层在办公室内设计出几条“跑道”以供散步使用。他说:“站立是一种不错的减肥方式,但每小时走一英里就会使新陈代谢速度加倍提高。”
倒垃圾也有减肥效果
美国运动医学学院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了运动量和热量消耗量的界定标准。按照这种标准所界定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日常运动方式如下:
|